近日,為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走深走實,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》指出“大力弘揚勞模精神、勞動精神、工匠精神”,并作出“深入開展‘勞模工匠進校園’行動,把勞模精神、勞動精神、工匠精神納入大思政課工作體系”“發揮勞模和工匠人才的示范引領作用”等一系列重要部署。
勞動模范是民族的精英、人民的楷模。王進喜用身體攪拌灰漿壓住井噴;袁隆平埋首科研一次次提高雜交水稻單產;苗建印為嫦娥三號研制出重量不足美國制造五十分之一的冷暖衣……撫今追昔,一代又一代勞動模范用智慧和汗水營造了勞動光榮、知識崇高、人才寶貴、創造偉大的社會風尚,譜寫了勞動創造幸福的精彩篇章。
勞模是各行各業產業大軍的優秀代表,是推動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。勞模精神不僅繼承并發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勞動觀念,豐富完善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,而且是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的生動體現,是助力我們砥礪奮進、團結奮斗的寶貴精神財富。
模范,原本指的是制造器物的模型、模子,引申開來,就成了值得仿效的人或事。熱情褒獎勞動模范,大力弘揚勞模精神,傳遞出“用實干成就夢想,在平凡中彰顯不凡”的時代價值。在中國航發黎明發動機裝配廠,“李志強班”累計實現工藝創新126項,申報發明專利50余項,先后解決科研裝配技術難題52項。在浙江寧波舟山港,“竺士杰創新工作室”培訓3000多名橋吊司機,團隊中走出一批高技能人才。以勞模為榜樣、標桿、示范,各行各業勞動者實干奮斗、創新創造,方能為經濟社會發展不斷作出新貢獻。
產業工人是工人階級的主體力量,是創造社會財富的中堅力量,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、加快建設制造強國的骨干力量。特別是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成為迫切要求的當下,廣大產業工人理應弘揚勞模精神,抓住用好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,立足崗位、挺膺擔當,勤學苦練、深入鉆研,不斷提高技術技能水平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貫徹好尊重勞動、尊重知識、尊重人才、尊重創造方針,強化隊伍建設、深化體制改革,為產業工人搭建更廣闊建功立業平臺。
美好生活要用勤勞雙手來創造,偉大事業要靠一磚一瓦來筑就。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、民族復興偉業,需要全體中國人民煥發出更為強烈的歷史自覺和主動精神,當好主人翁,建功新時代,譜寫好勞動之歌、奮斗之歌。讓勞模精神、勞動精神、工匠精神更加閃亮起來,必能凝聚起創造新的歷史的磅礴力量。(華寧)
來源: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